被被人排挤,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02-19 浏览次数: 953

 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小群体中的排斥事件。比如班级里的人一起孤立或者欺负一个同学。而在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又会有或主动或被动的围观者,像是老师或者其他班的同学。

     外界的反应对于被排斥的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如果这个同学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同情和支持,被排斥这件事给ta 带来的伤害可能会降低,反之如果被排挤孤立之后还有一种“所有人都觉得是你有错在先” 的感觉,被排斥带来的后果就会更糟糕。

    一般来说,如果被排斥的人曾经在群体里有过什么不恰当的表现或者惹过麻烦,大家会觉得被排斥是ta 的错。但判断谁对谁错不太容易,因为旁观者并不知道前因后果,有时候只能凭直觉和所谓经验下结论。

    那么旁观者可能会怎么“站队”?

    巴塞尔大学最近发布的一个研究发现,“被排斥者和排斥者之间的相似性” 是人们对排斥行为归因的关键影响因素。当有人被群体排除在外的时候,如果人们假设这个人是因为他们一些和大家不同的特征而被排斥,例如种族或者性别,就会偏向于觉得这种排斥不公平,其他群体成员相似程度越高越是这样。但是,如果被排除的人与其他人没有明显的差异,比如性格之类,围观者通常会认为排斥是 “可能就是ta做错了什么我们没看到的事儿”,是被排斥者的错。

    说起来,这个研究结果背后的思路是,人们总要给“一个人为什么会被排斥” 找到原因,并且是从被排斥者、而不是从排斥者的角度去找。

    如果找不到被排斥的显性原因那多数时候为了“明哲保身”,旁观者可能会选择站在“排斥者”中,通过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来避免自己被排斥,这往往就是“校园暴力”的雏形。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曾遭受、或正身处被他人排挤、孤立、不背接纳的困境之中,请不要害怕,这不是你的错。

    壹心理联合心理院系的专业人士,为你准备了一份权威实用的《心理急救自助手册 之 人际孤立篇》。

    若有需要,请在壹心理精选公众号后台发送孤立二字,即可收到推送。

(原文:李哲,好奇心研究所,微信号:QLab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