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中的几种效应
发布时间: 2020-12-22 浏览次数: 9513

(一)首因效应与SOLER模式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1primary effect),也叫最初效应。社会心理学家们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人的保持认知平衡与情感平衡的心理作用,人们必须使后来获得信息的意义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保持一致,因此,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但是第一印象有时候并非人的日常真实表现,在全面认识别人时,需要减少第一印象的片面影响。

怎样表现自己,才能给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呢?社会心理学家伊根(GEgan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同陌生人的初次相遇,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这种模式是由五个单词的词头字母拼写起来的专业术语:

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

O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

E表示“目光接触”;

R表示“放松”。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按照SOl_,ER模式来表现自己时,会给人一个“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轻松良好的印象。

(二)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洛钦斯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近因效应。他编造了两段描绘名叫吉姆的学生的材料,这两段内容相反,一段把吉姆描绘成性格外向、好交际的人;另一段则把他描绘成性格内向、冷漠孤僻的人。在读故事时,把上下部分间隔开来。也就是先读一段内容,然后插入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活动等无关的事情,然后再念另一段内容,让被试对吉姆作比较全面的判断。结果。大部分被试根据后面听到的一段内容(无论两段顺序如何)来评价,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我们评价别人时,也要注意减少近因效应带来的偏差。

(三)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最重要的两方面,如果认为某人具有好的特征,则他好像被  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也称为“光环效应”。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追星热等。美国心理学家曾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班学生作为被试做了一个实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对其中一半学生介绍这位代课老师“热情、勤奋、务实、果断”,对另一半学生介绍这位老师时只是把“热情”换成了“冷淡”,同学们之间并不知道介绍时的差异。课后让学生们评价这位代课老师,结果介绍时得到“热情”信息的学生们评价该老师“能体谅别人、有幽默感、脾气好等”良好印象,得到“冷淡”信息的学生则评价该老师具有比较消极的品质。仅一词之差,竟会影响对人的整体印象。

如果认为某人具有坏的特征,则倾向于认为这个人所有品质都坏,又称为“扫帚星效应”  forkedtail effect)。例如发现某个学生撒谎,则倾向于推测他的品德其他方面都不好。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夸大优点或缺点,无意中认为别人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减少这种偏差带来的误解。

(四)社会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容易将这些特点归纳固定下来。例如商人精明,北方人憨厚,女人柔弱等等。这样对人的印象很容易忽略个体性,造成过度概括化的认知偏差和成见,并非每个属于那个群体的人都如此。女人未必都柔弱,商人也未必都精明。

(五)投射效应

指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如爱议论别人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常议论自己。

投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有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敌意,则总感觉到对方也对自己怀有仇恨,一举一动似乎都带有挑衅色彩。第二种投射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特点,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想作弊的学生总感觉到别人都在作弊,自己不那样就吃亏了。又如习惯撒谎的人最不容易相信别人,因为这类人自己骗人,总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

(六)登门槛效应

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不合理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thefootinthe-dool’”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弗里德曼和弗雷泽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有被访问的家庭主妇只有17%接受了该项要求。这个实验说明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一旦表现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别人后来的要求有些过分,人们也愿意接受。例如买衣服时,精明的卖主先让顾客试一试.称赞合身并周到服务,这时劝人买下,很多顾客很难拒绝。又如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候先让学生承诺做一件容易的事,完成后再提出更大的要求。

(七)门面效应

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门面效应(thedoor-in-the-faceeffect)。

查尔迪尼等做过相关研究,要求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件费神的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谢绝了。他们接着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大学生们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50%的人接受_『此要求。而研究者直接向大学生提出这一要求时,仅167%的人同意。那些第一次拒绝过的学生为了挽回自己的良好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个小要求。生活中也有些人运用这项策略,例如想请人帮忙,先提出一些很难做到的要求,当别人拒绝并怀有歉意时,再提出真正想让对方帮忙的事,人们往往为了留些面子会尽力接受最后这项要求。

(八)交往剥夺实验

长期与社会隔离,即所谓“关系剥夺”或“社会交往剥夺”,可以使人丧失很多能力。人是社会化动物,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交往剥夺宴验:把受试对象关在隔离室里,不让任何人接触,结果仅几天被试者就忍受不了,甚至出现精神不正常的迹象。可见交往对人是十分重要的。也有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交往剥夺”的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在百米深的洞穴中,单独生活了156天以后,精神面临崩溃状态,神情呆滞、冷漠无情、举止失常。

动物心理学家也曾以恒河猴做过一个著名的“社交剥夺”试验。试验将猴子的喂养工作全部自动化.隔绝猴子与其他猴子或人的沟通。结果,与有正常沟通机会的猴子相比,缺乏沟通的猴子明显缺乏安全感,不能与同类进行正常的交往,甚至本能的行为表现也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