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 2024-05-08 浏览次数: 10

/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我认知的偏差

     自卑和自负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自我认知偏差。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消极情感。很多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时,在主观上进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终导致在求职中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求职失败后,遭遇挫折的经历又强化了消极的心理暗示,进一步加重了沮丧感和自卑感。

     另一方面,与自卑相反的自负心理,同样也是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客观评价造成的。自负的大学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过分夸大自己的优势,忽视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总是自命不凡,容易形成过度看重专业对口、过高期望薪酬待遇等就业认知偏差。自我认知有偏差的学生在择业时,如果遭遇碰壁或者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失去就业积极性的不良情绪。

 

 

2、焦虑的就业情绪

     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由于缺乏理性认识,对自己能否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岗位存在困惑,当看到个人职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时,会出现焦虑情绪。同时,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朋友们所带来的同辈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不断上涨。

     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可以产生一定的动力,促使毕业生们做好相关求职准备,但是过度地焦虑,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就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症状,甚至一提到或想到找工作就会紧张, 直接影响就业进程。

 

 

3、就业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表现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好多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一心扑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在具体实践方面经历较少,所以在面对就业实践选择时,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明确,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依赖学校、家长、朋友等,希望可以依靠更为便捷的方式和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就业依赖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更易错失就业机会,迷失就业方向,导致求职理想与职业规划产生矛盾。

 

4、盲从心态

     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求职判断、心理、认知等方面会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初涉社会,思想较为简单,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没有综合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准确定位,而是依赖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实际情况中更加在意其他人的意见,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中摇摆不定,缺乏个人坚持和独立性。

 

 

 

/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以上的就业心理困境,下面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心理调适。

1、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比马龙效应”、“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其表明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心理暗示的效应远超过你的想象。简单的说就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被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促进人的进步和发展。反之,则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所以在就业的过程中要善于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良好心态。做好当下的自己,不必恐惧未来,不必追悔过去。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应付随之而来的压力,避免一些悲观化、绝对化的想法,构建成一个“正视—拥抱—战胜”的减压良性循环。

 

2、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后被引申为,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但是,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所以,初入职场的我们要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在磨练中汲取养分,并茁壮成长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3、手表定律

     该定律源自于一则寓言故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只有一块手表,你能很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而如果你同时有多块手表,反而不敢肯定了,因为每块表的时间都可能不同,反而使你失去了对手表指示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在求职前要制定一个明确且可行的职业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这可以帮助你保持方向感,减少迷茫和焦虑。

 

 

4、布利丹效应

     布利丹效应是从一个外国成语引申而来的。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 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这告诉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不能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发现机会,不要犹豫,更不要害怕失败,主动参与信息搜寻、岗位竞争、避免被动等待。